藉由宣導聯合國所訂定的「世界人權宣言」,讓青少年、甚至一般民眾瞭解他們所擁有的基本權利,使社會各層面能夠將這30條基本權利落實在生活中,建立一個民主、自由、理性的社會。這個部份,將透過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的設立,來與國際青少年人權協會(Youth for Human Rights International)的相關活動接軌,目標是要求落實世界人權宣言,使人權在全球實現。
聯絡我們:02-2393-6363

最新消息分類

~人權教育現場~ 從因果圖看見孩子的想法

~人權教育現場~ 從因果圖看見孩子的想法

 
~人權教育現場~ 當人權教育落實在班級經營
本會執行長李惠芬老師在班上融入人權教學的成果分享
 

 
說實話和說謊話之間的抉擇
 
如果只有千分之一秒
 
我們仍然要謹慎的決定
 
否則後果真的…..
 
 
 
 
(班上孩子的畫圖)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文/ 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執 行長秘書長 / 台北市中正國小教師 李惠芬 2010-11-15
 

閱讀全文

~人權教育現場~ 孩子的麻煩來自處罰

~人權教育現場~ 當人權教育落實在班級經營
本會執行長李惠芬老師在班上融入人權教學的成果分享
 
  小東上課常常有許多特別的想法,也常常偏離主題,最常發生的事是舉著手一直叫「老師我!老師我!」,如果你沒有點他發言,他的叫聲配合著肢體動作,絕對讓教室充滿熱鬧的吵雜聲,每一次舉手非答不可,如果沒有輪到他發表,他還會咕嚕–咕嚕的唸不停,當我請他安靜時,他會說「我又沒怎樣」。
  而下課最常上演的戲碼是,在快上課或一上課時氣急拜壞的回來告狀,告狀的聲音在還沒有踏入教室就開始了!「老師────,○○打我,○○罵我是胖子……」對於這樣的孩子,我心中有許多的好奇,而在處理問題的過程,如果讓他敘述事情的原委,他可以在整個事件中,認為自己沒有任何的錯,因為都是別人的錯。
  有一天在他心情還不錯時,和他閒聊,我問他平時爸媽會不會處罰?小東很不解的說「我數學習作,如果沒有90分少一分就打一下,但是我爸如果在,我媽就不會打我。」我很納悶的問還有什麼時候會被打?他馬上說:「還有,聯絡簿上如果被老師寫不好的也會被打……」,說著說著情緒慢慢下降。
  心中想著:被處罰的孩子,學到什麼?看臉色嗎?真正的導正行為?我看到的小東,總是渴望溝通,不停的想表達,不停的想吃,這些行為透露什麼訊息?非常在意成績,在發生爭執和糾紛時總是看不到自己做了什麼?而害怕處罰讓孩子學會更多的辯解。
 
小東媽媽:
  你好!很久沒看見你了,很忙嗎?
  最近我在小東的聯絡簿常有留言,我想知道他在家寫作業的情況如何?須要一直叮嚀或催促嗎?寫這一封信是希望能幫助孩子對自己的作業能更用心和負責,小東是一位有能力的孩子,確無法展現更好的表現,經我的觀察發現:
1. 他喜歡和人溝通,但常抓不住正確的溝通時間和方法,因此造成彼此的不愉快,就像他對小惠的行為除了言語貶低(罵她笨蛋),還會動肢體,我了解他是一種刺激反應的行為,但卻容易造成別人的不適。
2. 在書寫方面,只要是在教室不管是抄寫或要思考的,他常因為與人互動頻繁而無法完成作業,回家後也沒有主動補寫,所以會有完成一半或缺的作業。
3. 這些行為造成他的情緒不好,最近在校常因自己未負責而生氣,今天上課看課外書,請他收起來他的態度不好,請他把書放在我這裡他一直在生氣……
  這些現象都在告訴我們一些訊息,他需要有更多負責的行為來減不悅的情緒,只要做該做的事孩子就會開心,他一定懂這些道理,只是他需要更多的行動來達到,在校我會多協助他在家就請你多費心! 
祝好           有空歡迎來談一談      Fenny老師
 
文/ 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執 行長秘書長 / 台北市中正國小教師 李惠芬 2010-10-18
 

閱讀全文

~人權教育現場~ 人權教育的起點~研習所感

~人權教育現場~ 當人權教育落實在班級經營
本會執行長李惠芬老師在班上融入人權教學的成果分享
 
人權教育的起點?
    每一次的研習、從不同分享者的分享中,每分每秒都是自我解構和建構的活動,這些心中的許多的「同意」「不同意」和「問號」,不時的迴盪,有些點還在迴響、有些點稍縱即逝,有些……,這些被動搖的觀點其穩定和持續,除了自我的對話,最好是加上與他人的互動,否則那些沒有對話、沒有澄清的價值,就算用最先進的大炮發射,最終這些射得再遠的飛彈,最後是否又繞回原點?!一切因人而異,但……從另外的觀點來思考,至少它被啟動了。(這是正面思考)
我了解每個個體都是獨立的,個體在不同的成長過程所累積的價值觀和思考面向,其同質性和異質性的比例有多少?難以得知,唯一我最確定的是「人權教育」就是一種生活的態度,它在生活中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發生,一切的起點,就是每一個人~他自己。只有懂的自己權利的人才能進而尊重他人的權利。
人權教育、法治教育的相似、差異和比例
     身為「人」最嚴重的問題,是分不清楚「什麼是最重要?」
當一位教學者要傳達教學素材給學生時,他是怎麼選擇的?先教人權嗎?再教法治或同時並進,你是帶著「權威」在教人權或……,我在思考,法治教育是一種帶有強烈制裁和嚇止效果的教學(也許有些人不是這樣教),而人權教育是一種理性、和平和尊嚴的追求,那是天賦予人的最高價值,這兩種是否有其衝突點?如何教?能讓學生從認識了解,進而能負起責任或是讓學生因害怕處罰而遵守,那是教學的藝術和課程的思考,讓「人權教育」回到教育的本質,是真正推廣人權教育的真締。
愛、寬容、善良、穩定
   一個穩定的大人,生活情緒穩定,善待小孩,對孩子的犯錯不是恐嚇、威脅和暴力,這是一個心中有愛的「成熟穩健」的成人,在這種人身邊的孩子會有相對的理性,反之可想而知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小孩。有人曾經把一個愛打人、不尊重他人、成天被暴力的小孩,放在一位有愛、寬容、善良、穩定的大人身旁半年,這位小孩變成一位懂得愛人、尊重他人的好孩子,後來又讓這位孩子回到原來的環境,沒幾天就變回原來的樣子。
    從這幾天的課程中,從生命、媒體等觀點,我學到孩子要的是更多的愛、寬容、善良與穩定的大人來幫助他們。
    我確信這是「人權教育」追求的最終目標,也就是被尊重的老師、尊重自己的老師,才有能力去尊重孩子。

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