藉由宣導聯合國所訂定的「世界人權宣言」,讓青少年、甚至一般民眾瞭解他們所擁有的基本權利,使社會各層面能夠將這30條基本權利落實在生活中,建立一個民主、自由、理性的社會。這個部份,將透過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的設立,來與國際青少年人權協會(Youth for Human Rights International)的相關活動接軌,目標是要求落實世界人權宣言,使人權在全球實現。
聯絡我們:02-2393-6363

最新消息分類

~人權教育現場~ 打造506教室的和平~暴力探討系列1

~人權教育現場~ 當人權教育落實在班級經營
本會執行長李惠芬老師在班上融入人權教學的成果分享
 

  《打造我們的和平教室》一書中提到對暴力的「零忍受政策」,讓我對國外的教育精緻感到佩服,引發我想了解506教室的孩子們對暴力的想法和尺度何在?
  在一個告狀的事件後和孩子們討論什麼是「暴力」?孩子七嘴八舌的說了些極暴力的事件(大都是在新聞和電視看見的),有幾個求知慾強的孩子開始覺得應翻字典來定義「暴力」。有想法有行動是506孩子的優點,正在理解「暴力」的定義,小方說:「我的國語日報字典上有兩種定義,第一個暴力是強制的力量:武力;第二是泛指侵害他人人身或強取他人財物的強暴行為。」註1 我問孩子那是什麼意思?小輝:「我不懂人身是人身攻擊的人身嗎?」我們再查字典把人身和人身攻擊弄清楚,字典上的說明「人身:人的身體、軀殼和品格。」人身攻擊指的是「在討論或辯論事情時,對個人的身體、品德等進行指責、辱罵。」註2……,了解後我請他們舉例說明,孩子竟然提出的暴力事件開始轉移到家裡,他們說「我爸有一次用衣架打我妹妹,衣架都打彎了!(他邊說還邊帶著憤怒的情緒)」。接下來開始的是「我考試考不好被爸爸媽媽打」「 安親班 老師打我」「我和同學玩不小心打到他他不聽我道歉就打我……」一陣的宣洩後,我問孩子:「那什麼是暴力?」「暴力有輕重嗎?」「我們需要依輕重來容忍嗎?」
  我看見孩子的覺察能力提昇了,但是後續要處理的問題更多了,過去習以為常的事現在不一樣了,我不是要孩子來對抗父母和大人,也不是告訴孩子永遠是對的,我們要的是更理性的處理和給孩子更理性的典範。我問孩子「在這些事中,造成了什麼傷害和錯誤?」「誰應該負責?」「你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減少暴力?」
待續……
 
註1.新編國語日報辭典:國語日報出版中心主編,2000年出版。P844
註2.新編國語日報辭典:國語日報出版中心主編,2000年出版。P90

 
文/ 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執 行長秘書長 / 台北市中正國小教師 李惠芬 2009-10-31
 

閱讀全文

~人權教育現場~ 有人告訴你,你就會去做嗎?

~人權教育現場~ 當人權教育落實在班級經營
本會執行長李惠芬老師在班上融入人權教學的成果分享
 
  對我而言那不是真的,我和大部份的人一樣,會思考「利益」和「負擔」,人權教育對我而言,最大的「利益」是:我尊重孩子,孩子也尊重我,我的「理性」讓他們學習更穩定及相對的理性。孩子是我們未來的文明,身為老師更要負起人類文明的責任,因為我們在教育未來的文明。「負擔」則是要面對教學現場的「不同意」,終究許多人還沒有接受人權的教育,「反對」、「不同意」是可以理解,但我相信,這是教育界一場「和平的改變」,當人權種子開始唱起人權的曲調,一定可以像波羅地海三小國的「歌唱革命」,從地方小調開始進而結合更多有志一同的教師一同齊鳴,這些就是美麗的「負擔」,也是自己和整個教育環境,重新看待「人」的變革。

  一顆蘋果只有兩三粒種子,但是一粒種子可以長成無數顆的蘋果,小蝦米立大功,永遠不要小看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我心中的人權教育是什麼?
  對我而言:人權是我的教育信念,因為我愛「孩子」我也愛「人」;人權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溶劑,因為懂得尊重減少不必要的紛爭;人權是責任,因為我要享有這些權利就必須實現「人權」,所以我願意為人權付出我的心力。暑假五天加上這次共十天的人權研習,更瞭解不同的領域的人,在臺灣人權教育的走向和現況,這是一種使命,他不是別人要你、規定你,而是你真的認為它很重要,加上你有知識,你才有能力負起這個責任,最後,就會無時無刻,變成一種想法和行動融入生活和教學中,我的理解是「心動」的同時也是「行動」的開始。
感動是行動的動力
  在這幾天課程中,接受多位教授和老師的智慧,感受每個人為人權教育的努力。改變能成功必是理性、漸進和堅持,有這麼多的典範支持教育現場的我,幫助我更清楚和確定的把人權概念實現在教學中,期待最後與更多人分享和結合更多人為人權教育加油!
 

文/ 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執 行長秘書長 / 台北市中正國小教師 李惠芬 2009-10-17
 

閱讀全文

~人權教育現場~ 看見孩子真正的問題系列二

~人權教育現場~ 當人權教育落實在班級經營
本會執行長李惠芬老師在班上融入人權教學的成果分享
 

  當我們無力處理孩子的問題時常常會尋找專家的協助,而孩子們貼上就會被貼上標籤,因此各種新名詞或舊名詞會不斷的出現。
  小灰是一位專家列名的過動兒,依我的觀察和記錄,小灰最基本的問題,抵制補習班抵制大人嚴格的管教及制式化的練習等,還有最容易被忽略的問題,他有許許多多不了解的字詞。
  抵抗的方式就是做不好每一件事,讓大家注意他的存在,造成很多不好的影響來吸引大家的關注,而大人卻是不斷的管教不斷的強迫他做他不想做的事,而不了解這樣的幫助造就現今的孩子,當孩子企圖不再犯時,他努力的壓抑自己,最後生理上出現許多的反應,如果大人能看見真相,就不會讓同樣的問題,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,最後又要尋找專家,這下子又來一個新的病症,而此症所開的藥竟然是鎮靜劑,孩子你要爭氣,我相信你能學習及改變!
  我們一起努力!
 
 
文/ 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執 行長秘書長 / 台北市中正國小教師 李惠芬 2009-04-13
 

閱讀全文